白金

唐代大诗人刘长卿笔下的ldquo荒村

发布时间:2022/4/13 14:25:36   
北京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

匹马风尘色,千峰旦暮时。

遥看落日尽,独向远山迟。

故驿花临道,荒村竹映篱。

谁怜却回首,步步恋南枝。

这是一首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写的《晚次苦竹馆,却忆干越旧游》。我喜欢诗的第三句“故驿花临道,荒村竹映篱”。我钟情于诗句里的荒村,还有那竹林深处围着篱笆的院子。我仿佛看到那静幽别致的庭院里,此时正有人在与友对弈,时而托腮,时而捋须,不时还传出阵阵豪爽的笑声。

房顶升起的炊烟在慢慢落下,但弥散在草棚上的余烟仍在飘荡着,铺满了整个院子,远远望去仿如仙境一般。屋内传出几声唤你吃酒的声响,对弈的两人才缓缓起身,但眼神仍在棋盘交汇,怕是一时难分伯仲吧!直到屋内再次传出声响,俩人这才对视一笑,拂袖作揖,然后一前一后相继移至舍内。

尽管我听不清他们在屋内在谈论着什么,但从屋内的欢快场面,我大致也能判断出,他俩一定是故交,而且应该是多年未见的故交。夜已深,院内的蛙声、鸟声混成一片,逐渐清晰明亮,还以为这是要散席了,没想到沉寂片刻后,屋内竟吟起了诗章。

抱歉,我走神了,陷到诗的意境里面去了,一时浮想联翩。我很好奇,这诗中的“荒村”究竟会是哪呢?借着诗的美好意境,我们试着来探一探。《晚次苦竹馆,却忆干越旧时游》,是大诗人刘长卿被贬南巴时,途经干越下榻苦竹馆驿站时所作。干越即现在的江西余干,所以这个“荒村”应该指的是余干的一个村子。

刘长卿是唐代著名诗人,天宝年间进士,曾官至随州(湖北遂县)刺史,故后人又将其称之为刘随州。但他的仕途很坎坷,不过他一生却留下了很多诗作。其中最著名的一首,“日暮苍山远,天寒白屋贫。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。”还入选了全日制学校教材。

在刘长卿的诗文里,一共有三篇是写余干的。一篇是《余干旅舍》,另一篇《登余干古城》,还有一篇就是我们现在正在探讨的《晚次苦竹馆,却忆干越旧时游》,从诗的体量上来看,刘长卿与余干也算是故交,他应该是很喜欢余干这个地方,但是前两篇写的都是县城的记事,对我们探究“荒村”没有多大价值,所以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论述。

要想弄清这个“荒村”是哪,我们首先得搞清楚当时的苦竹馆驿站到底在什么位置。据《余干县志》记载,当年的苦竹馆驿站在当时的武林一带。那么这个武林并不是指江湖武林,指的是唐代以前的一个地名。武林因扼水陆要冲,常有兵家结营而得名,位于今余干县石口镇常山汤家附近。

唐代以后,武林改叫武陵,这个名字改得好,没了杀戮,还多了几分雅意。当时武陵塘的所辖范围,东至常山汤家,西至西门胡家,南至岭背刘家,北至石口,面积约4平方公里。这么大的范围,在这片地界大大小小的村庄有好几百,这岂不是大海捞针。

追溯到这里,我都开始在怀疑,诗中的“荒村”会不会只是大诗人刘长卿的一个意象,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村庄。正当我想要放弃这一幼稚的追溯时,我又看到一篇诗文。

合沓岩嶂深,朦胧烟雾晓。

荒阡下樵客,野猿惊山鸟。

开门听潺湲,入径寻窈窕。

栖鼯抱寒木,流萤飞暗筱。

早霞稍霏霏,残月犹皎皎。

行看远星稀,渐觉游氛少。

我行抚轺传,兼得傍林沼。

贪玩水石奇,不知川路渺。

徒怜野心旷,讵恻浮年小。

方解宠辱情,永托累尘表。

这是唐朝宰相赵国公李峤写的《早发苦竹馆》,与大诗人刘长卿是在同一个地方写的。大诗人刘长卿是来时写的,赵国公是走的时候写的。所以我认为,这个地方当时一定很热闹,应该是有村庄的。

《早发苦竹馆》的第二句,我们又看到了些许烟火气息。在“荒阡下樵客”这半句里,有路,有樵夫,这个樵夫应该不住在驿站吧。再看这后面半句“野猿惊山鸟”,这里像是给出了一个大背景,就是告诉我们当时那个地方应该是地广人稀。

大诗人刘长卿在来时,告诉我们他看到了一些围着篱笆的院子,而赵国公又告诉我们,他在这里看到了樵夫。第一篇诗文里有“故驿花临道”,第二篇诗文里也有“荒阡”,那说明这里还有路。所以,我们再次燃起对“荒村”探寻的念头。

在查阅了很多古代记载后,都无法具象的找出这个荒村。所以我们又转变了思路,我们打算从现在的地名来开始寻找,看看能否找到有相符的。我们根据此前追溯的武林地域范围,在现在的这片地域里,我们还真的就有所发现。

在现在的余干县石口镇,也就是唐代武陵塘的北面,以前有个地方叫古竹乡,后面并入了石口镇才去掉这个名字。古竹与诗文里的苦竹也就一字之差,好像我们已经慢慢地又接近了诗中的这个“荒村”。根据这一最新的线索,我们又对古竹乡的所有村庄做了一个大致了解。

据了解,古竹乡当年所辖的村庄,多半都是晚清时期迁入,历史都比较短,所以也不符合诗中“荒村”的历史年份。但是我们还发现,在那也有一个村庄据说始建南宋时期,最远也能追溯到唐代,现有的记载都有八百多年历史。

那么我们找到的这个村庄,会不会是唐代大诗人刘长卿笔下的荒村呢?我们找到的这村庄,在古竹乡的最北面,周身是水,四面环山,交通闭塞,这好像到符合诗中地广人稀的特点。

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信息,这个村庄坐落在鄱阳湖畔。史载鄱阳湖初形于唐朝,因水漫至鄱阳山脚下而得名。鄱阳湖的形成,也让余干成了一处交通要塞,过往的官宦、商旅络绎不绝。

追溯到这里,我们怀疑,大诗人笔下的“荒村”应该不仅仅是意向,真是有所指,而且现在也还存在,那么这个村庄叫什么,到底是不是我们所追溯的荒村呢?我们再接着往下看。

时至北宋,苦竹馆驿站已不再是一个驿站,而是一处村落。北宋著名词人贺铸,循着挚友米芾的足迹,在苦竹村秀美的绿岸下船,乘着酒兴,踏马扬鞭,写下《苦竹村南马上》。

楚泽薰风後,林皋夕照间。

渔船沿绿岸,鸟道转荒山。

久负杯中乐,长偷马上闲。

悠悠白门路,何日杖藜还。

在这篇诗文里,我看到了渔船,看到了飞鸟,还有那藏在诗尾的“藜”字,仿佛就像一大片藜蒿盛开在鄱阳湖的洲渚之上。“渔船”、“飞鸟”、“藜蒿”都是鄱阳湖独有的标志。

看到这里时,我们再回到上篇的“荒村”探寻。在“荒村”探寻的上篇,我们在古竹乡找到的村庄,就是坐落在鄱阳湖畔的一个村庄。加之这篇诗文里所提供的线索,大诗人笔下的“荒村”好像呼之欲出了。

但是词人贺铸这篇诗文里已经给苦竹馆驿站所载的村庄作了命名,叫“苦竹村”。但是我们此前所探寻到的那个村庄,并不叫“苦竹村”。在古竹乡也有一个叫“古竹村”的地方,但是这个村庄的历史并不长,所以应该不是我们要探寻的大诗人刘长卿笔下的“荒村”。本以为探寻到这应该就有答案了,看来这离我们要探寻的“荒村”还有点距离。我们再接着往下看!

南宋时期,皇室偏安杭州,鄱阳湖成了通京的要道之一,余干的经济、文化高度发达,嘉泰壬戌年进士彭震(余干籍),宝庆年间辞官归故,归故后重建了梁武王敕建的甘泉寺,还建了一处书院。

为了扩大书院影响,彭震还邀请了许多名家前来讲学,其中影响过宋元两代、被元仁宗赐封为“理学大宋儒家”的著名教育家、理学家的饶鲁便是其中之一。

讲学之余,品尝当地的美食,欣赏当地的美景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一项议程。的确如此,饶鲁来到余干后,彭震就邀请他一起游玩了苦竹村的重洲湖。饶鲁在游玩重洲湖,还写下饶氏代表作《重湖夜月》。

昔闻放翁歌镜湖,船尾有酒船头书。

又闻鉴湖赐贺老,剡川一曲春风好。   番阳之东有重湖,风光与此真不殊。   澄波湛湛秋莹洁,碧月一片沈冰壶。   彩舟荡漾摇画桨,上下天光映虚幌。   踏歌捶鼓乐者谁,武陵樵客来湖上。   赋诗横槊何英雄,气概或夸前两翁。   我思此景劳梦寐,东望咄咄徒书空。

重洲湖的景色很美,秋色莹莹,澄波湛湛,皎洁的月光,洒满帷幔,彩舟缓缓荡漾,人在湖中游,船桨仿佛摇于画中,宛如人间仙境。在这篇诗文里,除了对美景的描述,我们还看到了一位樵夫。

此前,在赵国公李峤的诗文里,我们也有看到樵夫。追溯到这里,我们把刘长卿、李峤、贺铸、饶鲁先后写的这四首诗,来作一个整体关联。刘长卿诗文里的“花临道”与李峤诗中的“荒阡”,都指出了一条小路。饶鲁的诗文里提到了“武陵樵客”,而李峤的诗文里也有“樵客”。刘长卿不知道村名就以“荒村”来概括,而贺铸直接说出了村名——“苦竹村”。

这样关联,好像挺乱的。所以我们在这里先把之前从“古竹乡”找到的那个村庄也拿出来,结合这些诗里面的意向看能够成立。我们在“古竹乡”找到的这个村庄叫“重洲村”。饶鲁游玩的地方叫“重洲湖”,这里我们也能关联上。但是我们也别急着下结论。

重洲村位于鄱阳湖南岸,早期的村民就是以渔为业,这与贺铸诗中的“渔船”、“飞鸟”、“藜蒿”也都能联系上,但是这“樵夫”是干嘛的呢?康肯大堤兴修后,重洲周身的水域也褪去了很多,现在村民主要是以种田为业,与早期重洲的地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这“樵夫”的意象放到现在的重洲村,似乎很难关联。

那么,早期重洲的面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?为了还原早期重洲的面貌,我们从重洲的家史里也找到了一篇诗文。这首诗的原文如下:

浅色兼深色,春山别样呈。

畅怀时近晚,入望喜初晴。

岭断虹光接,天遥雾气平。

斜阳衔一角,远岫豁双晴。

螺髻浓添活,蛾眉淡写生。

丹青齐下管,雨霁半侵楹。

寺隐岚浮重,樵归翠带轻。

待邀新月到,潭水更澄清。

“傍晚雨后,斜阳疏影,彩虹漫天,横跨山峦,浅深交叠,绵延千里,浓烟薄雾,山隐水现,寺浮月沉,秀发盘髻,樵归翠衣,墨染丹青。”这是重洲的举人余焕奎写的一首诗,诗中描绘的景象也很美,这与饶鲁诗中的意境极为相似。而且在这篇诗文里,我们也出现了“樵归”,好像一切都能对上了。

追溯到这里,这个“重洲村”与大诗人刘长卿笔下的“荒村”,很是接近。所以我们大胆猜想,大诗人刘长卿笔下的荒村,应该就是“重洲”的前身,又或者说是指早期生活在重洲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。

草主编

打赏鼓励,支持作者!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deyishus.com/lktp/5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热点文章
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
推荐文章
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